作者简介千层金配资
韩昊洋,毕业于江苏省扬州中学。2025级相辉学堂学生。
从小到大,去过很多大学;但第一次来复旦,却是刚提交完高考志愿后。一张火车票,两个小时的车程,当从复旦大学地铁口出来时,我想,这就是我的选择,是我向往的大学。
我毕业于科学与人文并重的百年名校——江苏省扬州中学。每当漫步在校园的古道上,仿佛能嗅到历史沉淀的书香,那些关于科学探索与人文关怀的对话,早已在我心中种下向往的种子。在“慎思明辨,格物致知”的学风熏陶下,我天然地对复旦浓厚的人文气息感到亲近。在高考成绩出分后的那一刹那,我第一个想到的是复旦大学。进一步了解复旦大学的招生政策与办学理念后,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,因为复旦大学不仅传承着百年底蕴,更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每一个求学的孩子。
开始填报志愿了,我在众多选项中坚定地选择了复旦大学工科试验班,并作为第一志愿。如此坚定的选择千层金配资,不是因为我已经想好了未来要做什么,恰恰相反——我选择复旦,是因为她允许我“暂时还不知道”,她给每一个正在探索中的年轻人留出了成长的空间,让我不必急于在青春的路口就锁定方向,而是能像一棵幼苗,在复旦的沃土中慢慢汲取养分,悄然生长。
展开剩余73%高中时我们努力学习,不仅是为了考一个好大学,更重要的是有更多选择的机会。选择不是终点,而是起点,开启一段充满可能的旅程。复旦大学的培养模式让我选择未来专业时更加科学理性。在这里,我将有一年的时间,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和专业认知,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方向。正是这种珍贵的“缓冲期”,允许我在知识的海洋中徜徉、试错、碰撞,让兴趣在真实的体验中自然浮现,遇见那个连自己都未曾预见的、更好的模样。
在等待录取结果的那几天,我又回到了母校,漫步校园,映入眼帘的是庄重的品字楼。古朴的外墙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温暖,爬山虎随着季节变换着衣裳。我也曾在春日的清晨倚在走廊的窗旁背诵课文,在秋日的黄昏奔跑在足球场上。扬州中学一直秉持朱自清先生提出的“自治自动,体育兼重”的教育理念,自主学习的养成是每一位扬中学子在扬州中学最大的收获,也让我受益匪浅。作为一名不偏科的学生,我很欣赏复旦大学“通才教育,按类教学”的教学原则,对人文历史的热爱不影响我在数理方面的追求,这些看似与工科无关的元素,恰恰能开拓我跨学科的视野。我曾聆听一场关于“科技与社会”的讨论,学生们激烈辩论着人工智能的伦理边界,那一刻,我意识到知识不只是公式,更是人文情怀的融合。正如一位学长曾对我说的,“在大学,你的专业决定你学什么,但通识教育决定你成为什么样的人。”
终于有录取结果了!这一刻,我终于成为复旦大学工科试验班的一名学生了!新工科的使命似乎在召唤着我。复旦大学“新工科”建设最打动我的,是它把科技创新与国家需求紧密相连的视野,六大创新学院的融合发展,为突破传统学科壁垒提供了可能;而百廿复旦“团结,服务,牺牲”的传统,更让我相信在这里不仅能学到前沿技术,更能找到技术报国的精神坐标。最近,我正在阅读一些关于新工科的书籍,前辈们对科学事业的执着让我热血沸腾,我期待在复旦大学新工科的学习中,成长为既懂交叉创新、又有家国情怀的新工科人才,用所学服务社会。
还有一个月就要来复旦大学报到了,我已开始规划入学后的日子,想象着穿梭在光华楼的走廊间,聆听教授们对交叉学科的解读,或是加入机器人实验室,亲手将理论化为实践;每一次试错都将成为成长的养分,正如高中时在扬州中学的古道上漫步,那份对未知的好奇正悄然转化为前行的动力。复旦的沃土不仅滋养专业能力千层金配资,更在通识课堂里播下人文的种子,我渴望参与“科技与社会”的沙龙,与同窗们辩论数据隐私的边界,在思想的交锋中遇见那个更睿智、更包容的自己。
期待着回母校领取复旦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日子,当我又回到高三(1)班教室,望着窗外梧桐叶间细碎的阳光时,透过手中录取通知书上篆刻的校徽,仿佛能触到复旦大学百廿传承的温度——我,一个循着光的轨迹来到复旦的普通学子,将以新工科为舟,在复旦的海洋里扬帆,探索技术报国的深蓝航道,这里没有标准答案,只有无数种可能的生长方式;没有既定轨道,只有自由探索的辽阔原野。
高考的那天,是我十八岁的生日,成年后的第一次选择是复旦大学,因为她的包容,更因为她的创新教育与家国情怀,让我在成年的门槛上,勇敢地拥抱了这份未知。我相信,在这里,每一个迷茫的瞬间都将化为成长的养分,每一份探索的热情终将点亮前行的灯塔。正如高中母校教会我自主学习,复旦则赋予我自由探索的勇气,这份选择不仅是青春的起点,更是生命轨迹的转折。我期待着在复旦大学的校园里,用汗水浇灌梦想,以技术为舟,驶向那个更睿智、更坚韧的自己。
写于2025年7月
【旦生纪】栏目征稿
收集复旦er平凡而又动人的奋斗故事——故事中有学子们对高考的真实体验,对未来复旦生活的真切向往;故事背后,我们也想知道你如何走过没有星星的夜路,在书堆中学会欣赏粉笔屑在阳光中的飘扬。
来吧,把那些过去时光里纷纷扬扬的思绪整理成文字,把这些文字和同辈分享,为后辈引路,也替自己留份回忆。
投稿说明:
1.征稿对象:复旦大学2025级本科生
3.请将稿件以word格式发送至邮箱:fdzszg@163.com
邮件主题命名为“【旦生纪投稿】姓名-毕业中学-录取专业”千层金配资
发布于:北京市天盛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